杜佳宜考研心得分享

作者:杜佳宜发布人:经济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5-08浏览次数:11

大家好,我是一站上岸中央民族大学的学姐杜佳宜。今天这篇经验分享,我会围绕择校、备考经验、心态建设这三个方面,讲一讲我的考研历程。希望我的一些感受和经验,能为正在备考的你们提供参考,也带去一份同行者的鼓励。

杜佳宜生活照

一、择校:方向对了,努力才有意义

1. 评估自身实力:

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——公共课是否具备冲刺高分的潜力?专业课的基础如何,是否能覆盖目标院校的知识深度?这些都是选择“冲、稳、保”之间的关键判断因素。

2. 地理位置与区域政策:

不同地区的考研难度、资源分布、甚至阅卷风格都不同。比如:京区属于传统“旱区”,题目灵活度高,主观题偏多,死记硬背难以奏效,更看重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能力;考虑未来发展方向的同学,也要关注所在城市的实习机会、就业平台和人脉资源。

3. 目标匹配:

不要盲目追求名校,也不要过早保守,关键是找到那个既有希望,又值得你全力以赴的院校,就是你最适合的选择。

二、备考经验:细水长流,方能滴水穿石

政治:

政治建议早一点启动,尤其是报考京区的同学,它越来越不是“记得多就得分多”的学科,题目难度也是发生了质的变化。在理论学习方面,我大概是八月开始的政治学习,在前期按照马原-史纲-毛中特-思修这个顺序学习,这几个板块变化不大,可以提前开始记忆,后期新大纲确定后,开始学习新思想和时政。在刷题方面,每学习完一个板块的知识点后便会刷肖1000相应内容,同时会定期复盘错题。后期各大名师的模拟题出来后,利用碎片时间刷完,查漏补缺。在背诵方面,背诵手册拿到后立刻开始一轮一轮滚动背诵,同时也会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听带背。我认为政治是最适合利用零散时间的学科。

英语:

单词:用APP背单词,我背了三轮以上,同时结合真题阅读语境巩固记忆;

语法: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过一遍语法课;基础较好的可以直接在阅读中自然吸收;

阅读:这个部分我会花较多的时间进行复盘,一是会对题目进行分类,比如分成细节题、例证题以及主旨题等等,做了几篇文章后又会总结各篇文章同类题型是否有一些共性的东西;二是会对每一个错误选项的错因进行归类,搞懂每一个选项错在哪里;最后是对句子进行精翻,前几篇精翻会比较耗时,但是慢慢翻译了几篇后,不管是语感还是词汇都会有较大的提升,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训练翻译的能力。

作文:可以提前准备,在写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思维和速度,同时结合网络上各种作文模版,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版。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可以适当套模版,主体部分的原则是万能句+万能词组,并且大小作文也是可以共用一些表达。

数学:

这个板块也是我较为薄弱的板块,我的教训是:不要拖数学!我是5月才开始系统复习的,所以在暑假过半才完成基础板块,强化结束后刷题的时间便不多了。前期铺垫不足,导致后期怎么补都觉得吃力。所以,基础一般或者对数学没那么有把握的同学,建议3月就开始慢慢铺路。并且,数学靠的不是“看懂”,而是“做熟”。看再多视频、听再多名师课,都比不上你踏实写一遍题目。不求题海战术,但一定要反复做错题、总结规律,把每一道错题都榨干。

专业课:

民大是自命题,所以我没有盲目依赖参考书,而是从上岸的学长学姐那里搜集笔记、资料,综合以上所有,整合出一本属于自己的“复习手册”。这个过程可能会较为繁琐,但对于后续框架的搭建以及背诵的逻辑会非常有帮助,从而提升背诵的效率。前期我主要是看懂,中期是按照大框架背诵,后期是把书读薄。在前期和中期的背诵中我也产生过无法输出答案的焦虑,但是在把书读薄后,脑海里的知识点会更有条理,答题也会更清晰流畅。

三、心态建设:考验的不只是头脑,更是意志

1. “复习永远不可能复习完”——放弃完美主义

上考场的你,一定还是会有些内容没看、没记牢。但大家都一样,区别在于你能否带着“不完美”也不慌张地走下去。所以,不要怕不要想,仅仅是守住心态,不断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就够了。

2. 一鼓作气,守着心力,坚持到最后。

被荒废的暑假,开学浮躁难以进入状态,一切的一切都在逼着你,让你喘不过气,想要放弃。“明年再学呗,明年的话我的时间就会很充分,明年我一定好好复习。”请你摒弃以上的想法,听我问你:“二战的压力你能承受吗?明年你的心态就一定会比现在沉稳许多吗?”所以,不要找任何借口,能用一年解决的事情,别用两年,既然无法改变过去,请你紧紧地、牢牢地抓住现在。

3 排除所有杂念,憋着一口气,撑到最后。

“书背不完了,数学题难死了,正确率一直没有提高”,诸如此类的烦恼之后还会有很多很多,但到了考研后期,更多时候,拼的是心态。所以,以平常心对待,相信自己,没什么大不了的,这些事情总会一件一件的解决。考研本身就已经很苦了,多去发现一些平常生活中的美好,以此来支撑自己度过这段苦日子。

四、总结——风雨兼程,终将抵达

以上就是我考研一年的一些经验和心路历程的分享。择校是理性与现实的博弈,备考是计划与执行的较量,而心态,则是决定你能否稳扎稳打走到最后的核心砝码。

请你相信——不是每一份努力都会立刻开花结果,但所有悄悄付出的日子,都会在未来某一刻,闪闪发光。考研不会亏待每一个脚踏实地的人,越是在觉得熬不下去的时候,越要告诉自己:“再坚持一下,就到我了。”愿你我都能成为那个,在寒冬咬牙坚持的人,在春日坦然迎接录取通知书的人。祝愿大家,一战成硕!